读书随想

《远山淡影》是作者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读罢全文,觉得可能正如书名所预示的一样——书中的世界像一个梦境,回忆从朦朦胧胧的暮色中跑来,虚虚实实,似真还假,充满了日本感情中特有的平静和克制。
​ 书的背景设在广岛原子弹爆炸,死亡与重生是不可避免的史实。开篇在英国,悦子远离了家乡长崎,多年来沉浸在女儿景子自杀的悲伤中。所以,刚开始我以为这本书要探讨:“如何在劫后余生保持向前看的积极心态”,像《活着》;或者,“如何在困境中前行”,像《步履不停》。书中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探讨,譬如被炸弹烧焦的废墟,建起了混凝土公寓楼;公寓里很快住满了新婚夫妇,并开始养育下一代;原是上等人家的藤原太太,在战后失去高官丈夫及几个孩子,犹可放下身段运营小面馆维持生计,不失从头再来的坚韧与勇气。这些以配角出现的零碎故事,自然而然地宣告:步履不停,是致以平凡生活的崇高敬意。
​ 只是文章的情绪流并没有像通常小说一样随着人物矛盾的激化将故事推向高潮最后伴随着幕帘拉上缓缓结束,而是选择在女主悦子纯真、谦和的视角下,将一切表现得如此自然而宁静。无论是看起来有些自私到残酷的佐枝子,她一心想去充满未知与活力的美国,抛弃丈夫,不管不顾女儿的感受。在悦子的目光中,却又显得率真而可爱,固执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幸福。还是万里子——佐知子的女儿,经历了太多的颠簸和变动,已经变成了一个敏感、怪异、封闭的女孩。出现在悦子面前的却是保留着些许纯正的小女孩,爱猫,笑起来也很明朗。
​ 看到这里时,尽管我的内心是希望如此平凡的故事能平凡地继续下去,但也会被“这些悦子多年后松散的回忆与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之类的问题所困扰。
​ 最后作者在结尾告诉了我们真相,让人唏嘘。书的构思简单,却又奇妙、深邃。悦子最后在英国对长崎生活的回忆不经意间和她所描述的佐枝子的生活相重叠,让我们发现原来悦子和佐枝子就是同一个人,而万里子就是自杀的景子。突然间的真相让人不禁细细回想之前书中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细节,往回翻了几章,隐约明白了作者之前几处埋下的伏笔,恍惚又陷入了某些难以名状的情绪之中,留下些淡淡的忧愁。
​ 之前曾经读过一些日本作家写的书,觉得有些作品过于寡淡的言语经过书中平凡生活的无限的稀释显得有些无味,而角色内心情愫与说出来的话南辕北辙又大相径庭,过滤了太多,显得有些虚情假意,读这书其实这种感受也更加明显,可能是因为本来就是许多琐事的叠加,而氛围上却是要写出一种飘渺不定的感觉,况且人物自身的叙述本来便与其生活不相符合,写出真实感的确十分困难,但当我读到“那天景子很高兴。”时,心中也是猛然颤动,这结尾恰到好处的实在,蓦然间直面自己的勇气实在让人触动。
​ 最后谈及悦子本人,战争的创伤和之后一系列选择所带来的伤害对于悦子的纠缠,让她开始虚构过往的人生。在书中,悦子一直充满爱意,温柔,照顾家庭,期待成为一个好的母亲,但事实并非如此。石黑一雄用这种方式深刻的探讨了自欺和内疚的主题,探讨了人心的复杂,探讨了人对于生活的选择和逃避。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给出答案,但我想人生本身便是夹杂着许多苦难的,我无法完全否定悦子可能是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或多或少做过类似的事,那些回忆到底是真实的还是经过不断美化的,我早已无从判断了。只是我想无论怎样悦子的形象依旧是有她自己的魅力的,她有跳脱于现实的勇气,因为她有自己所执着的东西。李海鹏曾评价石黑一雄的小说,“好的构思就是奇妙的解释了人生的构思”。可能人生也就是如此吧,每个人的生活都看似平淡而平面,但却依旧抱持着苦难伤痛凭着自己对于未来的希望与坚持,执着地走下去,而这份执念也许正如星光闪烁。


责任编辑:包岚灵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