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班级动态的文章

“校友进课堂”通讯稿(5) 李佩憬

“毁于一‘旦’”,这便是这位1998届校友走进高一(6)班教室给我们2020届同学讲的这一堂“课”的主题。
“旦”为什么加了双引号?因为这是上海市最好的大学——复旦大学校名中的那个“旦”字。这个当年被老师寄予厚望要考取文科状元的复旦毕业生,在他那注定会有四分之一以上都会进入复旦大学的学弟学妹面前,不遗余力地批判了他的大学母校,颠覆了我们对这所高校的认知:它硬件落后、教学质量欠佳、校风不正。这一段的感受,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不过这算不上这位饱经风霜的校友讲的重点。最有意思、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的上中生活。为什么一个来自闸北区“流氓初中”、高一高二稳定年级后五十的“咸鱼”可以在高三完成逆袭?为什么如此一个“逆袭”的“屌丝”却会在最重要的高考考场上“马失前蹄”?校友一一做了解答。
在谈及他的高一与高二时,他说,“不要以为你打败了无数弱者就很强,碰着了真正的强者你可能不堪一击。强者与强者竞争的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话音刚落,只听见台下三十几只笔在纸上划动的“刷刷”声。所有人在那一刹那间都懂了。
他又说,驱使他在上中“翻身”的,是金庸和班级宣传委员:“武侠小说是比任何‘鸡汤’还要‘鲜美’的‘鸡汤’,它里面充满了寒士得道入高门的励志故事,是它给了身为‘学渣的我’奋斗的希望。而爱情——虽然这话有些‘少儿不宜’——给了我奋斗的目标。”那个他暗恋了三年的宣传委员最终成了这条“翻身咸鱼”的女友。台下顷刻间掌声雷动,身为班级宣传委员的我拍手似乎最起劲。
四十分钟一转眼就过去了,只见身旁朋友的作业本丝毫未动。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校友不仅点亮了我们的周三下午,也变成了天空中的一颗星辰,点亮了我们人生的夜空,用那算不上耀眼的光亮,使我们前进的路不再那么“伸手不见五指”。


记者:李佩憬
责任编辑:刘奕和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