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读书者言的文章

读书者言(5) 读《宫本武藏》二三趣事 徐一涵

对于《宫本武藏》一书,我本是想花费数周慢慢咀嚼,但猝不及防间便被书中一波三折的剧情所吸引,便囫囵吞枣地把书一口气读完了。由于这个,我没法揣摩其中“剑”和“禅”所谓的道理,整本书的背景也和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作为日本的“金庸”,吉川英治的小说也缺不了入俗的部分,在这本传记里也少不了“歌舞伎町”。
我去过京都,也到过六条——这里也是日本所剩无几的青楼街坊。正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言,奇特的地方在于,书中所闻和行中所见妙不可言地结合在了一起。
吉川英治笔下的青楼是具有两种形态的。其一,是所谓“寻欢客”眼中的青楼,是作乐、妄为的地方;其二,是深幽的竹居小巷,是繁杂街道交织中的一片净土。既然如此,是什么决定了这两种形态了呢?
先不谈吉川先生,就凭我在六条的小巷中所见,印象最深的是“粉”。歌伎们总是微笑着进行一切作息活动,脸上的脂粉像札幌的雪——厚厚的一层,惨白惨白的。
在如同我一样慕名而来一睹究竟的游人眼中,这脂粉的确是惨白的。而在吉川先生的笔墨流转之间,它竟然蕴含着“富士山的圣洁庄严”。我原来是不懂这个表达的,但走得多、见得多了,不知不觉中也明白了。
令人吃惊的是,青楼艺伎们的一番趣事尽然是吟诗,如同我们班大名鼎鼎的李一朴一样地吟诗。在吉川先生的笔下,她们拿着三味线,绘声绘色地演奏李太白和杜子美的传世诗句。这是作者通过这些流落风尘的女子对文学的跨越时代和地域的一种致敬。
我读的远非“圣贤书”,行的也非“崎岖路”,但在途中寻得一两趣事,也是值得提笔记录下来的。


作者:徐一涵
责任编辑:潘瀚清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