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与视角——读《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是美国历史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著作,他持着“新世纪需要新史学”的观点,解读历史,评价现行制度。不过我更关注的是这位学者看待历史与我们不同的视角还有他的“偏见”。

《偏见与视角——读《全球通史》》

  说到这里,我要提一提偏见,偏见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不可避免的,由一个人的出身、经历、性别、教育、国籍、宗教背景等导致,这是正常的,可理解的。另一种才是我们往往要避免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

  这位学者对于历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谈及中世纪时,第一印象往往是黑暗、落后、愚昧。但这位学者却给了中世纪超过同时代其他所有文明的评价,正是这种松散,后退,给予了欧洲摆脱了像其他文明一样的停滞,带来了现代化的可能。又比如中国,我们为庞大的人口、精美的工艺还有——稳定不变的制度而骄傲。他却认为这正是束缚了中国,让中国停滞不前,这些事物实在太有效了,以至于罕有人创新、改变乃至质疑挑战。

  这位学者也会关注我们所忽略的,在中国的历史教育里,我们很少提到古代非洲史,以至于许多人以为非洲人一直处于原始社会,但事实上非洲也曾有强大的国家,灿烂的文明。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他试着用全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例如原始采集社会的人们其实比农耕社会的人更健康、幸福。

  最后,他看待历史也有明显的偏见,譬如对西方文化的“偏爱”,只简略地提及殖民地人民的血泪——所谓资本扩张的代价。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反映了历史学者自身的思考,或者是,我想看到的,正是这些差异。


作者:高一10班 杨远至
责任编辑:黄芊雅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