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书生日记读书者言的文章

Aroseisaroeseisarose

Rhisyrosy

    我想叫她们玫瑰,她们生长在玫瑰的花园里,那里总是生机盎然,红色但不只红色,烈焰般点燃花园,让这里永远燃烧,火光足以点亮世界,这是玫瑰花的宣言。

《安妮日记》里安妮说她不想成为她母亲那样的人,她母亲是很传统的“女性”,那种刻板印象,生活里只有丈夫和孩子,整天只有家务。安妮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她说,“我要活下去,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无声告白》里莉迪亚的母亲,从小就和她妈妈所期待的不一样,她不想上女生的家政课,她更向往隔壁男生可以拿起锤子,而不是仅仅限于手中怎么也穿不过去的针线,她不想做终日围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的她母亲那样的人,她偏要在一众都是男生的化学实验课上展现自己,证明我也可以。

朝国明星裴珠泫公开说自己读《82年生的金智英》被遭网暴,她知道这么说会带来什么,但这并不会阻止她发声。智英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经常作为女孩子的名字,冠之以韩国最常用的姓氏“金”,背后凝结了数万千普通母亲的画像,她们是被贴上标签的,被世俗尘网所控制的。书本的背景是“母虫”(结合英文“mom”和“虫”的韩文新造单字)的诞生,然而这类带有明显的贬低指责的词被不分青红皂白的使用在每一个母亲身上。

自古到今,有很多这样的打破印象,突破边界,坚持做自己的女性。只是说或许她们那个时代的她们是孤独的,像是单支的玫瑰,没有人与她们呼应。

“生活在相同空间的人其实生活在不同的时间。”

李清照在乱世里独自绽放,哪管他们说“才藻非女子事也。”她这样超前的思想在很久之后才得到认同,才被回应。

斯泰因也是。她的作品是强烈,也是超过那个时代的。这样的她们孤独但也不孤独,她们在那个时代说出自己的声音,做自己,没有人理解。但这样掷地有声的声音会叫醒其他的“玫瑰花”。当有玫瑰开始绽放,其他的玫瑰也会竞相开放,她们没有花期,长流于世。

我们要打“女权”,但不是“女拳”,这决不是性别对立,而是一种意识,去放出眼光,放眼社会,关注时代,拒绝标签,做自己的意识。去追逐自己想成为的,不去在意世俗,有自己的意志,摆脱刻板印象。我们生来就要是玫瑰花,如荆棘般尖锐,撕开这个世界;如花瓣一般柔软温柔,美丽,绽放给这个世界看。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


责任编辑:陈世安

点赞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